答: 一对相爱的男女,都期待彼此合作去克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因为两个人总比一个人的力量大些。可以说,合作是爱情的主要动机。为什么人们期待恋人成为合作者呢?首先,恋人是经过挑选而得到的,既不像家庭成员关系那样不能选择,又不像同事关系那样随机相处。人们在挑选恋人时,其实就暗暗选择了对方的合作能力。第二,具有恋爱关系的男女,彼此放心,有安全感,不加防范,一方可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任务和困难告诉对方。第三,恋人能做到心心相印,往往不用一方请求和表白,另一方就能心领神会地伸出合作与援助之手;尤其是恋爱双方在感情和心理上的支持,是别的关系无法代替的。 然而,并不是说对合作的期待永远可以在爱情中自然地得以实现,无须努力克服困难。两个人毕竟是两个人,彼此的合作需求及其内容不断在变化,这就需要恋爱双方不断地观察对方,调适关系,力求做到双方的步调一致,以便能够长期合作下去。有时候,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双方的合作可能受到一些阻碍甚至发生某种冲突,这也不必大惊小怪,只要各自尽力而为,双方都能谅解与妥协,就不会使合作中断。这种谅解妥协本身也是一种合作。须知,两个人永远配合得像一个人那样默契的情况是很少的,因此双方都不要特别苛求对方。 两个相爱的人,大多希望相互陪伴,永远在一起,这也是爱人关系不同于其他关系的特点。这倒不是说两人必须事事、时时形影不离,而是说他们在感情、心理上上彼此不能分割,价值观、信仰、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共同性使他们在精神上相互伴随。在恋爱期间,一般不会有太多困难和危机的考验,但双方也必须为这种考验的到来做好准备。实际上,不少伴侣后来不能同甘苦、共患难,遇到困难或挑战,便以分手作为逃避。要使恋爱双方最终结为“海枯石烂不变心”的伴侣,就应当尽可能地延长婚前交往的时间,使爱情经受足够的考验。那种速战速决的“闪婚”是不可取的。当然,一个人要掌握爱情的全部要义,并在行动中付诸实现,也不是恋爱期间完全能办到的事。爱的能力也是一种素养,是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培育的。许多男女在恋爱中的良好表现,以及后来能够冲过波涛翻滚的爱河,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矢志不渝地将爱情的航船驾驭到幸福的彼岸,成为人们景仰的模范夫妻,是与他们具有良好的“教养”和高尚的品质分不开的。其中,父母所起的教育和表率作用,有着关键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