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许多拥有真爱的人都是有自律能力的人。这种自律能力来自意志的力量。因此,真爱的关系便是一种受意志力制约的关系,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关系。如果真的爱对方,那么就得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免自己不当的行为妨碍了对方的利益和成长需求。 一个健康正常的成年人,决不做感觉的奴隶,行为总是要有节制的,而不是为所欲为。有人也许会说:如果总让意志力左右,而不跟着感觉走,岂不是没有热情了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仔细考虑热情来自何处,是什么性质的热情,它驱使你去发生什么行为,这一行为的后果是什么。这些问题,当然是热情本身不能负责回答的,而是人经过大脑的思考和意志力的决定去回答的。来自内心深处的热情和心血来潮的热情是不同的,尽管后者可能更激烈,更狂放,但它常常与本能、非理性相联系,形不成真正爱的要素。而内心深处的热情,来自知识、信念、经验和承诺,是真爱的要素。 在所有的感觉之中,爱的感觉最容易激发出心血来潮式的热情,因而更需要自我约束,使它不致于走向痴迷,而能够被导向成熟性、创造性和承诺感的健康轨道,从而成为真爱,促进双方的精神成长。 一个人爱的感觉可能无限,而爱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终究不可能去爱任何一个让自己觉得可爱的人。这就需要约束一部分爱的感觉,使自己爱的能力集中于爱那个经过选择的、能够长久爱下去的人。如果勉强去超越自己能力的局限,也就是去做力不从心的事,最终会事与愿违,害人害己。因此,如果你很幸运地遇到多个使你感觉到可爱的人,那么你必须选择究竟爱谁。这种选择是很不容易的,甚至是令人痛苦的,但又必须作出选择。在选择过程中有许多复杂的因素需要加以考虑,例如家庭文化背景、个人的受教育水平、价值观、性格情趣、交往圈子、与亲属朋友的关系等。这就需要时间,需要交往,需要沟通、对话,需要比较、权衡,需要割舍。因此,那些仓促行事、草率作出决定的男女,很难有真爱的承诺,婚姻的失败也可能源于此。 有的人,在多个可爱的异性中难以取舍,不忍“割爱”,不惜“脚踩两只船”,苟且偷生。其实,这种人自己惶惶不安,也让“被爱者”苦不堪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弗勒切尔在《新的道德》一书中说:“自由的爱是一种理想,遗憾的是我们之中很少人有能力去实现这一理想。”也就是说,很少人有如此巨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去把对两个甚至多个异性的爱协调得富有建设性,因为,自由和约束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没有真爱的约束,自由就会导致无爱和破坏性。
|